本網訊(記者蔣麗莉)花紅柳綠,春光明媚。一個個洋溢著青春活力的身影,在春日的陽光下躍動。在經歷了史上“最長寒假”后,4月20日,河北區16所學校的畢業年級學子們終于迎來了久違的開學日。學生錯時、有序、平安開學開課開餐。
早上6:30,天津市第十四中學各個教室早已完成消殺工作,再次開窗通風迎候學生,教職工提前到校到崗,打樁定位;7:00剛過,初三、高三的學子們就已經陸陸續續來到校門口;“戴好口罩,保持距離,按照規定,有序入校。”在老師們的指引下,全校800多名畢業生佩戴口罩,保持間距,沿著學校規定的路線,分批次、分班級、分通道接受體溫檢測后有序進入校園。排隊來到教室門口,接受第二次測溫,向班主任提交《學生健康情況登記卡》。進班后,同學們單人單座,保持安全距離。
校園人員密集,師生上課、就餐、放學等各環節容易發生聚集,這些決定了面對復課必須慎之又慎、細之又細。記者在天津市第十四中學看到,通往教室、洗手間、打水區的路線指示都清晰標記,去時走哪條路、來時踩哪條線,一切按規定設計進行,設置專用通道,并安排專人維持秩序。“疫情尚存,防控不容‘弛’,必須時刻繃緊疫情防控的‘安全弦’。這些活動路線,我們學校組織模擬演練了很多遍,在親身體驗中查漏補缺,不斷完善預案。”天津市第十四中學辦公室主任姜健說。
“分批次”“錯時錯峰”,首批畢業年級復課開學采取“小班制”減少課堂人數,區分線路通道避免學生聚集,堅持晨午檢、校園消殺工作,成立專項工作突擊隊,制定應急處置預案,全力保障物資供應,對學校食堂和配餐單位“全面體檢”……河北區從“行”“學”“食”多方面入手,政府、學校、家庭、社會正在合力為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,確保師生返校、校園管理、教學生活秩序與疫情防控處置等環節銜接緊密。
“復課開學是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、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的重要體現和直接信號,也是新階段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又一次大考,涉及千家萬戶,牽動全社會,是我們必須答好的一道‘必答題’,必須以最嚴謹的態度、最嚴格的標準落實各項防控措施,一絲一毫松懈不得,一時一刻大意不得。我們通過‘織密三張網’——校園防護網、市區監督網、聯防聯動網,‘把好三道關’——人員培訓關、物資儲備關、宣傳教育關。盯緊抓牢學生、教師、校園、家庭四個關鍵環節,把各項舉措抓實抓細,做到環環相扣,閉環管理,力爭實現防疫到位、校園安全、教學有序。”河北區教育局副局長王彥祺介紹說。
|